学校logo

学科带头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学科带头人

基本情况:

  张勤海(1955.12.25— ),男,山西翼城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8月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获该校数学博士学位。现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兼任山西师范大学留学生协会会长、山西省数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是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担任《数学研究》编委、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曾任山西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1998. 10--2006.01),获得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优秀科技工作者"、"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群论。多年来, 一直在群论研究方向稳定而深入地坚持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研究具有某种性质的子群以及具有某种形式的阶的子群对群构造的影响问题。比较完整地、系统地研究了与正规性有关的各种子群, 如拟正规子群、次正规子群、 半正规子群、反正规子群对有限群构造的影响。获得了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在肯定方向上首次部分回答了由著名群论学家B. Huppert等人于1967年在他的有限群专著中提出的"非可解群G中反正规子群H是否等价于G中包含H的子群都是自正规化的" 这样一个公开问题;也完全回答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群论学家V. S. Monakhov提出的"是否存在有限多个非交换单群G(除交代群以外)使得π(G)=π(H), 其中H " 这样一个公开问题。2003开始转入有限p-群的研究领域,着重研究有限p-群的正规结构问题。与徐明曜等人合作解决了Y. Berkovich即将出版的有限p-群专著中提出的几个公开问题。所得主要结果发表在《Communication in Algebra.》、 《Archiv der Mathematica.》、《Algebra Colloquium》、《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系统科学与数学》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

科研成果: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8篇,被SCI、MR收录、摘评33篇,为美国《数学评论》撰写评论30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等12项。 主持完成的项目"子群对群构造的影响" 获2001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教学工作:

  在教学方面, 先后为山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研究生开设《高等代数》、《近世代数》、《有限群论》、《置换群》等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十门。 2004年出版研究生教材《抽象代数》一部(2005年、2006年重印),获得山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己招收7届26名硕士生(在读2届)。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三篇分别获2003、2005、2006年度山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三篇分别获2006、2007年度山西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的学士学位论文中,两篇获山西师范大学2001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

  在行政管理方面,在科技处任处长其间,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教师学术报告会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并积极贯彻落实,在推动我校学科学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方面做出了贡献。在数计学院任院长期间,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加强基础课教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获得了学校的肯定。 

学术与社会服务:

  在学术与社会服务方面,担任国内外十几家数学杂志的论文审稿人。多次参加山西省教育厅、学位办组织的学科与学位评估工作;山西省职改办组织的职称评定工作;山西省基金委组织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工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通信评议工作。 

  • Copyright © 2013 山西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山西临汾 尧都区贡院街1号 Email:sjxy@s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