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持续深化新工科改革创新,5月17日,数计学院于北区4号教学楼208会议室举办“CCF进高校”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军、南京大学教授袁春风、湖南大学副教授边耐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董伟生等四位专家,围绕“101 计划”课程建设及成果应用、大模型时代软件工程核心能力培养等内容进行交流指导。活动由朱红康副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数计学院院长安立坚教授作了开幕致辞,对受邀的各位嘉宾予以感谢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随后,新工科联盟实践工委领导毛新军教授进行致辞。
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作了题为《101计划“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建设及应用型大学系统能力培养探讨》的报告,该报告通过实例论证课程必要性,总结国内外系统能力培养经验,分析101计划中课程关联,提出应用型大学系统能力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教学路径。
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作了题为《依托101计划建设成果,深化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报告,该报告基于101计划成果,针对软件工程教学难点,提出融合思政、案例与研讨的理论教学新方式,结合开源软件与大模型的实践方法,推行以评促改的考评理念,成果推广至百余所高校。
湖南大学边耐政副教授作了题为《大模型时代软件工程核心能力图谱构建、能力培养和评估》的报告,该报告结合101计划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特点,重构软件工程核心能力图谱,探讨能力培养新途径及可量化评估方法,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董伟生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该报告围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介绍西电人工智能学院的本科专业体系、核心与实验课程建设实践,以及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发展规划与成效。
与会专家就教学改革落地难点、新兴技术影响等议题展开交流,分享跨校协作经验,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并围绕课程评价体系优化、特色化培养路径等提出建议。现场互动积极,共识聚焦于技术赋能教育、因地制宜推进改革的重要性。最后,所有与会人员在与会地点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通过多所高校的教育实践与改革经验,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为高校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能力培养及评价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改革的适应性发展,助力构建面向未来需求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